跳至主要內容

文章

顯示從 6月, 2014 起發佈的文章

人生必修課

  今天去剪了頭髮,今年的第二剪,上次還是1月,過年前。 疫情突然殺到之後,理髮店、健身房、桌遊店,全關了。本來的很多安排,比如二月二龍抬頭固定理髮日,還有約好的劇本殺,全變卦。 是無奈,也是必須。 這疫情,沒這麼容易應對,2020、2021、2022,第三個年頭,人們似乎學會了怎麼對付它,但似乎又沒有學會。 保持社交距離的代價,說不上來。每個人置身的地方不一樣,代價也不同。就我而言,真的很像吃爸爸做的菜,喝媽媽熬的湯,還有外婆做的雞翅尖尖,阿姨做的辣螃蟹。 寫下這些字,就感覺口水翻騰。那味道我還記得,鹹的辣的,鮮的美的。 因為一些意外情況,今天感受到了氣血上頭的感覺。原來人在著急的時候,真的會氣血上湧直達天靈蓋。那種從內到外的膨脹感覺,分外疼痛難受。頭疼愈烈,卻還要忍著不舒服,繼續處理突發情況。 事後想想,當年奶奶得知她九十幾歲的媽媽摔了一跤,情況不太好時,也是因為著急,引發了腦溢血。從來身體硬朗的人,因為那一次突發事件,健康每況愈下。 從那時就一直提醒自己,遇事莫慌張,莫著急。結果今天,打破了內心的平靜。 事後再想想,雖然情有可原,卻沒有必要。晚上和媽媽視頻,說了這件事,媽媽說,她前段時間因為親姐姐癌症手術,前後張羅,也茶不思飯不想,睜眼閉眼都是我那可憐的姨媽。「我都懷疑自己得焦慮症了。」媽媽說。 手術很順利,腫瘤沒有擴散,恢復得也好。媽媽這才放下心,看了中醫,調理身體,終於恢復了些氣色。 「也許是上了年紀,不知怎地,情緒波動大了起來。」我親愛的媽媽笑自己。一向幹練果斷的她,真的甚少如此愁眉不展。她本來就睡眠不太好,這幾年迷上瑜伽和運動,總算調整好一些。前段時間,又回到夜夜輾轉反側。 始終身體是自己的,媽媽說,過後想通了,為家人擔憂也好,糾結也罷,最終如果傷了自己的身體,得不償失。 老媽說得對。但這個叫做「莫慌張、莫著急、學會放下」的人生必修課,並沒有那麼容易學習和畢業。 牽掛家人是牽掛,牽掛工作也是牽掛,害怕、著急、擔憂、恐懼,這些負面情緒或許起因不一樣,但表現出來總是那些信號:心慌、頭疼、失眠,甚至焦慮。我已經算是一個很少有負面情緒的人,但今天也難得地又重溫了這堂「莫慌張、莫著急、學會放下」的人生必修課。 理髮也是為了放空思緒,洗了澡,整理了思路,現在終於頭不痛了。 【 Copyright © 2022  www.AKIRASTAR.com...

狂人日記

街角傳來了一群孩子的笑聲  他們在笑什麼呢  我不懂  大概是前面的馬路壓死了一條魚  有人看到這一幕也開始哈哈大笑  他們大概覺得這像一出喜劇  馬路怎麼可能壓死魚  這分明就是童話般的荒誕不經  我只能偷偷從他們身邊溜過去  生怕被他們看穿我的眼睛  身為配角的我親眼目睹悲劇的誕生  但對所有人來說這只是出戲  馬路看上了魚的美麗  用溫暖勾引魚從水缸里跳起  馬路狠狠壓住鑽進懷裡的魚  我不再倒立  - Over  (Copyright © 2014 獨孤樹 www.AKIRASTAR.com )   - (配圖:版畫藝術大師彥涵作 魯迅《狂人日記》)

人的一生只死一次

某天準備上地鐵,我排在第一個,在車廂門口等下車的人們陸續出來,正當人流焦灼的時候,一個微胖的男子拿著報紙突然從我左邊竄出來,插隊衝進車廂,一眨眼就坐在了對面那排座椅唯一的空位上。 我盯著他看,直到進了車廂,他也抬起頭看回我,我們就這麼對視了短短幾秒,然後我移開視線在我的本子上寫下:如果沒有這些不顧別人感受的自利者,這世界會不會變得好一些? 目睹過太多次,車門打開的瞬間,上車的乘客就拼命往里擠,乾坤挪移,左右互搏,硬是在下車的乘客起身的瞬間落座。心滿意足,舉著報紙裝知識分子,剛才的武林高手樣蕩然無存。下車的乘客往往被嚇出一聲冷汗,在接連不斷的「唔該」里突出重圍,最終站在了月台邊上,再回頭,車門已經合上,汽笛鳴起,即將發車。 因此被擠落站台死去的人,也不是沒有。 可這城市啊,似乎從來沒有因此而慢下來過。   某天下班後,坐在樓下街市的雲吞面檔吃了一碗熱騰騰的雲吞面。在同樣熱騰騰的空氣里,風扇奮力旋轉,試圖對抗高溫。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的夏,也是坐在熱騰騰的溫度里,吃著燒烤喝著酒,哼著小調唱著歌。 那時的愜意,卻是怎麼都尋不回了的。 一隻大狗走過,留下臭臭的味道,和一地閃著星光的口水。 大圍這一帶,一年前地鐵周邊就有二十幾間地產代理。而今正對地鐵的那排鋪子,二十間鋪,十間地產代理,余下一個餅店、一間藥房、一家電訊公司,還有壽司店、豆花鋪、涼茶鋪、雞排店、鞋店、大排檔,以及一個小小的報刊亭。還有一間正在裝修,不知道會變出個什麼。而一年前,這裡只有五間地產代理。可現在,店鋪更迭,高昂的租金逼走了薄利小店,再入駐的,除了利潤同樣高昂的地產代理,還能有什麼呢? 這是香港的一個角落,一個剪影。 最真實的一面。   為什麼你想在想要的越來越多? 有了一,想要二,買了三,又看上了四。 在沒有iPhone,沒有互聯網,甚至沒有電視的年代,你想要的,有那麼多麼? 在只能互通書信的古代,又是否會盼望傳App訊息已讀後對方能快速回復? 被無限放大的貪心不足蛇吞象。 究竟是時代的產物成就了人類的貪婪,還是人類的貪婪催生了時代的產物? 在這只能活一次,也只能死一次的有限的生命里,卻有無數人(包括我在呢)糾結於買A還是買B,要不要考慮買C,意味不明。 我記得曾聽人說過這樣一句話,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,只會得到一堆自己不想要的東西。 誠不欺我。 頭頂懸著一個鐘,滴滴答答倒計時。 它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