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人生必修課

  今天去剪了頭髮,今年的第二剪,上次還是1月,過年前。 疫情突然殺到之後,理髮店、健身房、桌遊店,全關了。本來的很多安排,比如二月二龍抬頭固定理髮日,還有約好的劇本殺,全變卦。 是無奈,也是必須。 這疫情,沒這麼容易應對,2020、2021、2022,第三個年頭,人們似乎學會了怎麼對付它,但似乎又沒有學會。 保持社交距離的代價,說不上來。每個人置身的地方不一樣,代價也不同。就我而言,真的很像吃爸爸做的菜,喝媽媽熬的湯,還有外婆做的雞翅尖尖,阿姨做的辣螃蟹。 寫下這些字,就感覺口水翻騰。那味道我還記得,鹹的辣的,鮮的美的。 因為一些意外情況,今天感受到了氣血上頭的感覺。原來人在著急的時候,真的會氣血上湧直達天靈蓋。那種從內到外的膨脹感覺,分外疼痛難受。頭疼愈烈,卻還要忍著不舒服,繼續處理突發情況。 事後想想,當年奶奶得知她九十幾歲的媽媽摔了一跤,情況不太好時,也是因為著急,引發了腦溢血。從來身體硬朗的人,因為那一次突發事件,健康每況愈下。 從那時就一直提醒自己,遇事莫慌張,莫著急。結果今天,打破了內心的平靜。 事後再想想,雖然情有可原,卻沒有必要。晚上和媽媽視頻,說了這件事,媽媽說,她前段時間因為親姐姐癌症手術,前後張羅,也茶不思飯不想,睜眼閉眼都是我那可憐的姨媽。「我都懷疑自己得焦慮症了。」媽媽說。 手術很順利,腫瘤沒有擴散,恢復得也好。媽媽這才放下心,看了中醫,調理身體,終於恢復了些氣色。 「也許是上了年紀,不知怎地,情緒波動大了起來。」我親愛的媽媽笑自己。一向幹練果斷的她,真的甚少如此愁眉不展。她本來就睡眠不太好,這幾年迷上瑜伽和運動,總算調整好一些。前段時間,又回到夜夜輾轉反側。 始終身體是自己的,媽媽說,過後想通了,為家人擔憂也好,糾結也罷,最終如果傷了自己的身體,得不償失。 老媽說得對。但這個叫做「莫慌張、莫著急、學會放下」的人生必修課,並沒有那麼容易學習和畢業。 牽掛家人是牽掛,牽掛工作也是牽掛,害怕、著急、擔憂、恐懼,這些負面情緒或許起因不一樣,但表現出來總是那些信號:心慌、頭疼、失眠,甚至焦慮。我已經算是一個很少有負面情緒的人,但今天也難得地又重溫了這堂「莫慌張、莫著急、學會放下」的人生必修課。 理髮也是為了放空思緒,洗了澡,整理了思路,現在終於頭不痛了。 【 Copyright © 2022  www.AKIRASTAR.com  All rig

我知道她和他也許快將要去世




1

我知道她和他也許快將要去世,在他們去世前,我可能什麼都做不了。


2

我爺爺去世的時候一大家子人瞞著我入殮,遺體道別,火化,入土為安,一兩個月後只給我看到一張黑白遺照讓我跪地上磕幾個頭燒三炷香。那已經是好多年前。


我不記得我有沒有哭,只記得照片上的爺爺沒有笑,至少不是我見他最後一面時臉上的那個微笑。


那幾年,我一直耿耿於懷,覺得爺爺的死和我有很大的關係,甚至覺得是我「害死」了爺爺。我不曾參與他的身後事,但我「參與」了他的死亡。那幾年的我一直悔恨著,如果我沒有見他最後一面,也許他不會這麼快離開。


那天下午第二節課,父母急匆匆地來學校找到正在上課的我,說我爺爺想見我。雖然有些奇怪,心裡卻是很高興的。爺爺罹患肝癌,一直與病魔抗衡,做過手術抽過腹水,為了方便治療,在醫院旁邊買了房子,搬過去一住就是幾年。我們一家三口每週末都會去看他,老爺子不愧是當兵的,即使病中,精氣神倒也一直爽朗。我怕我爺爺,他一身正氣,對我要求甚嚴,但他也最愛作為長孫的我,所以我對他的怕摻雜著愛與敬意。當我被父母接走,坐在車上我在慶幸我爺爺給我的半日假期。


然後母親裝作若無其事的說,爺爺在醫院裡,情況尚可,就是想見見你。到了醫院,我那在大學教書的大姑在門口接我,說爺爺在治療呢,所以病房裡有點兒亂,要我輕輕鬆松地進去和爺爺聊聊天。直到走到病房門口,我沒反應過這一切,不,是壓根兒沒有多想。


走進去,主治醫生和護士圍著爺爺,透過醫護人員我看到爺爺的臉。他也看到我,擺了擺手,讓我走過去。我不敢仔細看爺爺的狀況,只望著他的臉,愣了幾秒,意識到什麼,然後努力控制自己沒有哭出來。


爺爺的雙目,原本應該是眼白的地方,已經變成黃色,顏面黑瘦,舉起來的手也羸弱的不成樣子。我慌忙握住他的手,和他聊天,可聊了些什麼,閉上眼試圖回憶,卻只出現那個場景,聽不到聲音。最後,爺爺翻來覆去的說一句話,緊緊的握著我的手說一句話:小孩,給咱家爭氣,踏踏實實的活,舒舒服服的活,好好活。


大姑看我快哭了,哄著爺爺便把叫我先出去。我剛出病房門,看到父母,眼淚就下來了。我大姑跟出來,摟著我走到樓梯口,我才終於哭了個痛快。從沒見到硬朗的軍人爺爺這個樣子,也從沒見到過癌症晚期的病人,那眼淚里,害怕和心痛,說不上來比例。


父母把我送回家又走了。一個人在家,我看了地圖,然後面向爺爺所在的醫院方向跪下去,磕了無數個頭。


卻沒想到他在當晚快到凌晨的時候撒手人寰。我走了沒多久他就陷入昏迷了,搶救了幾個小時,無力回天。這些都是一切塵埃落定後我才知道的。


我爺爺的遺願就是見我一面,遺願那麼輕易的達成,就算沒有遺憾了,心願了了,吊著的一口氣散了,人就走了。


很長時間里我都在想,如果當時狠狠心不去醫院,爺爺的遺願沒有達成,他也許會捱過那個下午,也許會好轉。可同時我又後怕,如果那只是如果,沒能見到爺爺最後一面,讓他帶著遺憾離開,那我會更後悔。


因為家人對爺爺死訊的隱瞞,我恨了他們很長時間,叛逆了很長時間。每次面對無可避免的爭吵,我就會冷冷的丟出一句,是學習重要還是親情重要?你們口口聲聲說瞞著我是為了不影響我學習,卻從未想過對我造成多大的傷害。那時候是個初涉世事愛走極端的孩子,自己的難過比天高,甚至忽略了爺爺的兒女們的感受。


爺爺愛他們,他們愛我們,都不願對方受傷,可面對無可避免的死亡,看得到的,看不到的傷口層層堆疊。


爺爺去世那麼久,我只夢見過他兩次。第一次是他去世一週年的時候,夢里的爺爺和去世的時候一樣,面容枯槁,第二次是前幾天,他看起來精神多了,年輕許多。我告訴父母,父母說不用怕,爺爺只是想來看看你。我說,我不怕他,但我怕他去我奶奶夢里。


我怕他帶走我奶奶。


3

奶奶跟著爺爺,爺爺帶著軍隊,背井離鄉,穿過大半個中國,終於落腳。半世辛勞,退休後送走老伴,繼而查出糖尿病。好在她有好底子,飲食規律用藥準時,一直倒也沒「病」沒災。直到兩年前的夏天,大清早的,她接到老家打來的電話,是她弟弟,說他們那九十幾歲高齡的媽媽摔了一跤,情況有點兒不妙。我奶奶放下電話,霎時覺得頭暈想吐,幸好我大姑那日一早去探望老人家,立刻叫了120,人家一看,突發腦溢血。進醫院搶救一整天,醫生留了一句話,準備後事吧。


當時的我正在另一家醫院接受治療,接到母親的電話說很快來接我去看我奶奶。路上她簡單說了我奶奶的情況,我只是呆呆的聽。到了奶奶在的醫院,我不願下車。一方面因為雙腿包著藥,動輒鑽心疼,但我更怕之前的那一幕上演,我害怕。我父親在一旁一直沈默不語,母親勸我進去看看,我卻只敢躲在車里。後來我叔叔來了,要我進去看看奶奶,我倔強的拒絕,哭著說出爺爺那件事,接著兩人吵了起來。我萬萬沒想到,我叔叔竟然哭了。他說,你怎麼這麼自私,死掉的那個是我爸,現在在急救的是我媽,你那點悲傷有幾斤幾兩。後來我兩個姑姑都來了,一人勸一邊,我咬咬牙,雙腿纏著繃帶,一瘸一拐的走進了該死的醫院大樓。


奶奶躺在床上,半昏迷,身上插了幾根管子,帶著氧氣泵。她不知道我來了,心裡說不上是松口氣還是更難過。晚上母親張羅著把奶奶送進了本地最好的醫院,第二天動用了各種治療手段,甚至動手術把血塊拿出來,好歹算是拖住了命。


我腿好之前,去看了奶奶幾次,前面幾次她都是昏迷著,虛弱的像個剛出世的孩子,瘦的皮包骨頭。後來腿好了,我父親卻突然病倒,他做手術的那幾天,我每天就兩家醫院來回跑,母親更是操勞。那段時間是我們家最黑暗的日子,消毒水和其他散髮著致命腐味的氣體成了如影隨形的香水,縈繞在指尖與發梢。


我討厭2010年,因為它差點帶走了兩個對我非常重要的人。但我感謝2010年,它燃起了家人的力量,最終這力量戰勝了死亡。


我相信奶奶和死神打了一圈麻將,最後一手好牌贏了,不但保了本還多贏了幾年時間。


只是奶奶的身子再也沒恢復到之前,糖尿病併發風濕,讓老人家在病發的時候痛不欲生。每當這時候,奶奶會在想什麼。我是不敢多想的。


最近那次腦溢血的後遺症也跑出來搗亂,奶奶有點兒輕微老人痴呆的症狀,有些不愛說話了。


4

姥爺,是那個他。


為逃避戰火,舉家從天津遷到西安,然後隻身投軍,同樣戎馬半生,幾經浮沈遇到姥姥。退休後,清福沒享幾天,遇上一場車禍,然後查出糖尿病,想來已是十多年。


他是我最不擔心也是最擔心的,七十幾歲高齡,卻還是大大咧咧的老頑童。最近一兩年,養了七八年的吉娃娃難產而死,老人家悲痛欲絕大病一場,接著連著摔了幾個跟頭,骨頭出了點兒問題,住院治療。他住院的時候總跟姥姥說,讓我死吧,死了倒還痛快些。到不是厭世,因著病痛的種種苦,終究會說出這些「胡話」。出了院,走動沒力氣,老摔,乾脆天天窩在家裡。以前有狗狗的時候還會想著下樓遛狗,現在儼然成了「不動產」。


餐前自己打針,自己抽血驗血糖,不咬牙不皺眉,加上句國罵,倒有幾分當年的兵氣。這是我看到的姥爺,他不想示弱,可他的身體總在出賣他。無論他暗地裡喊了多少次疼,在我面前他永遠是和善的姥爺,就算有火爆脾氣,他也是從來都對我好的姥爺。


我的姥姥,真正會享受生活的姥姥,前些年也無意中摔斷了胳膊,裡面種了兩根鋼釘,現在都沒取出來。這個愛跳舞,愛彈琴,加入老年合唱隊的姥姥,也有腰部脊椎疼痛的問題。可相比起幾次和死神鬥地主的姥爺和奶奶,姥姥算是夕陽頗紅的老人了。


5

生命是一個循環,生老病死,循環往復,四時更替,日月輪回。


越明白生死,越看不開。我知道她和他也許快將要去世,在他們去世前,我可能什麼都做不了。


節哀順變。替他們好好活下去。這些安慰人的話,到了自己身上,簡直不如不聽。就像被人踩了一覺,有多疼只有自己知道。


可死去的人們,他們的感覺,也許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。


我的世界,是因為他們才得以存在。沒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,就沒有父親母親,就沒有我。每當父母說你管好你自己就行,他們是我們的爸爸媽媽,我們管好他們不用你操心。每當父母這樣說,我就會難過。小時候,我爺爺曾因為想念我,偷偷跑到我家把我「偷」走;姥爺從不拒絕我的任何要求,給我的永遠是溫暖的笑容;奶奶總給我講故事,講道理,是我第一次下廚時唯一的「顧客」;姥姥教我彈琴教我唱歌,帶我回她長大的老家讓我在自然力自由的成長。是他們開啓了我生命的別樣的美好。因為他們,我才有姑姨叔伯,才有兄弟姐妹,才有不孤獨的成長。


我知道她和他也許快將要去世。


他們走了,這世上無條件愛我在乎我的人也便少了,從此少了,再也不可能還原。


他們走了,父母會心碎,他們的孩子會感到怎樣的感情,而這種感情,是未來的我會懷有的,代代延續。


他們走了,一家人也要頻繁往來,他們的血在他們在我們的身體里游走,他們便從沒離開。


6

人生很多事,本就徒勞無功。若如此想,無需開始便能結束。


我一直盼著回去照顧他們,可現在的我在害怕著。


害怕那個必將到來的結局。


不,我害怕的,是我這幾年的缺席,害怕這缺席帶來的更大的不捨。


今晚和母親視頻時我一直面無表情,因為我怕她看到我的淚水滑落。


夢回兒時,能坐在姥姥腿上玩玩具,和爺爺對弈,和姥爺釣魚,聽奶奶講小花雞的故事。


我會告訴他們保重身體,健康長壽。還有,你們的小孫兒平平安安的長大了。


我很想念你們。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人生必修課

  今天去剪了頭髮,今年的第二剪,上次還是1月,過年前。 疫情突然殺到之後,理髮店、健身房、桌遊店,全關了。本來的很多安排,比如二月二龍抬頭固定理髮日,還有約好的劇本殺,全變卦。 是無奈,也是必須。 這疫情,沒這麼容易應對,2020、2021、2022,第三個年頭,人們似乎學會了怎麼對付它,但似乎又沒有學會。 保持社交距離的代價,說不上來。每個人置身的地方不一樣,代價也不同。就我而言,真的很像吃爸爸做的菜,喝媽媽熬的湯,還有外婆做的雞翅尖尖,阿姨做的辣螃蟹。 寫下這些字,就感覺口水翻騰。那味道我還記得,鹹的辣的,鮮的美的。 因為一些意外情況,今天感受到了氣血上頭的感覺。原來人在著急的時候,真的會氣血上湧直達天靈蓋。那種從內到外的膨脹感覺,分外疼痛難受。頭疼愈烈,卻還要忍著不舒服,繼續處理突發情況。 事後想想,當年奶奶得知她九十幾歲的媽媽摔了一跤,情況不太好時,也是因為著急,引發了腦溢血。從來身體硬朗的人,因為那一次突發事件,健康每況愈下。 從那時就一直提醒自己,遇事莫慌張,莫著急。結果今天,打破了內心的平靜。 事後再想想,雖然情有可原,卻沒有必要。晚上和媽媽視頻,說了這件事,媽媽說,她前段時間因為親姐姐癌症手術,前後張羅,也茶不思飯不想,睜眼閉眼都是我那可憐的姨媽。「我都懷疑自己得焦慮症了。」媽媽說。 手術很順利,腫瘤沒有擴散,恢復得也好。媽媽這才放下心,看了中醫,調理身體,終於恢復了些氣色。 「也許是上了年紀,不知怎地,情緒波動大了起來。」我親愛的媽媽笑自己。一向幹練果斷的她,真的甚少如此愁眉不展。她本來就睡眠不太好,這幾年迷上瑜伽和運動,總算調整好一些。前段時間,又回到夜夜輾轉反側。 始終身體是自己的,媽媽說,過後想通了,為家人擔憂也好,糾結也罷,最終如果傷了自己的身體,得不償失。 老媽說得對。但這個叫做「莫慌張、莫著急、學會放下」的人生必修課,並沒有那麼容易學習和畢業。 牽掛家人是牽掛,牽掛工作也是牽掛,害怕、著急、擔憂、恐懼,這些負面情緒或許起因不一樣,但表現出來總是那些信號:心慌、頭疼、失眠,甚至焦慮。我已經算是一個很少有負面情緒的人,但今天也難得地又重溫了這堂「莫慌張、莫著急、學會放下」的人生必修課。 理髮也是為了放空思緒,洗了澡,整理了思路,現在終於頭不痛了。 【 Copyright © 2022  www.AKIRASTAR.com  All rig

疫苗接種記

  「痛嗎?」醫生問。 「完全不痛!怎麼這麼快就打完了?」我驚訝地看向醫生。「哇,叻叻豬。」醫生笑着說,「我都說啦,打針的時候很快。」 真是電光火石之間,我已經完成了第一針的新冠疫苗接種。 由於我是在家庭醫生診所接種,徵得醫生同意,用Vlog自拍的形式記錄了自己的疫苗注射瞬間。在留觀區等待時,我翻出影片看了看,影片裏醫生手勢溫柔,完成接種部位的消毒後,一邊和我聊天,分散我的注意力,一邊「手起針入」,短短幾秒,疫苗就注射完成。 在家庭群中發出了小短片,興奮地通報「我接種疫苗啦!」父母豎起大拇指,表示歡迎我加入「防疫抗疫」新階段。年過半百的父母早在半個多月前就已經先後接種疫苗,兩人都說沒什麼特別感覺,也鼓勵我在開放年齡群組後早日接種,「打了疫苗,多一重保障。」 如今終於完成第一針疫苗接種,親身感受下來,並無某些無良媒體渲染的那麼可怕,別說嚴重副作用,就連傷口痛、肌肉痛等症狀,在我身上也沒有出現。醫生說我體質好,診所裏其他接種的街訪說是醫生手勢好,總之對這次新冠疫苗接種體驗,個人非常滿意。 身邊不少同事和朋友都已經陸續接種了疫苗,有的人選科興,有的人選復必泰。對我來說,綜合比較了兩款疫苗的有效率、副作用等資料,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考慮,從一開始就選定了副作用較小的科興作為接種首選。在選擇去接種中心還是找家庭醫生時,則糾結了一段時間。最後在朋友推薦下,選定了一家位於旺角的私家醫生診所,因為聽說醫生對接種者身體情況問得比較細,非常有責任心,而且打針比較溫柔。 體驗下來,果然如此。登記時測量體溫、血壓,醫生仔細「問診」,確認是否適合接種。打針過程不再贅述,三十分鐘留觀結束後,醫生給我紙質版電子針卡,叮囑我二十八天後再來接種第二針。二十八天後……差不多到六月,香港的疫情,會好起來了嗎?香港和內地,能通關了嗎? 醫學專家、政府顧問天天都在電視上呼籲,市民盡快接種疫苗,這樣才能早日形成群體免疫,切斷病毒傳播鏈條,護己及人。然而無良媒體對疫苗臨床突發事件的報道仍在放大及惡意扭曲。記得疫苗剛抵港時,民間多多少少掀起過幾天「接種潮」,繼而在幾單「接種後死亡」新聞渲染下,又掀起了「退針潮」。「潮起潮落」,影響的是香港抗疫進度,影響的也是兩地通關進度。 翻看報道,以色列、英國等疫苗接種率高的國家,防疫成效顯著,不但感染率降低,重症率也大幅減少,這都是令人鼓舞的好消息。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,國際往

當口罩變成新春手信

牛去虎來又一年。誰料這第五波疫情來得又快又急,港人在這個春節聚會吃團年飯成了奢望。 回想二○二○年初,鼠年春節,疫情初起。不得不說,那時香港的疫情預警做得相當到位,很多人早早戴上口罩預防這不明肺炎。猶記得返鄉過年前留意到香港市面上已有很多地方口罩售罄,於是飛回去那天,順手在機場的藥店一口氣買了三盒口罩,當了一回「口罩代購」。落地入境時,關口已經提升了衞生檢疫要求,然而全程戴口罩的只有我一人。父母來機場接我時,趕緊也給他們發了口罩戴上。當時他們還笑我小題大做,誰知兩天後,武漢便宣布了封城。 那個春節,是我最後一個「自由行」的春節。那時候,家鄉大部分地方已經買不到口罩了,我把帶回去的所有口罩都留給了家人,還給親戚朋友也分了些,總算能應急。隨着疫情發展,眼見香港隨時有可能控關,我只好改簽機票,提前返港。和父母在機場的合照,三個人都帶着口罩──父親是藍色的外科口罩,母親是比較立體的白色口罩,我戴了一個防護最強的N95口罩。 回家一周,匆匆離別,鄉愁成了摘不掉的口罩,縈繞至今。 去年春節時,在朋友家打邊爐,大家還許願,下一個春節可以返鄉,或者外出旅行。可惜疫不遂人願,更在臨近春節時殺得人措手不及,大家在元旦節放棄了回家、外遊的所有計劃,又開啟了「家裏蹲」模式,積極防疫抗疫。 年宵市場又取消了,年夜飯也隨晚市禁堂食告吹,政府更呼籲市民盡量待在家裏,減少跨家庭聚會。又一個疫下春節,或許「習慣已形成自然」,多了幾分從容不迫。網購下單買年貨、年花,總能讓家裏多幾分年味。 開在銅鑼灣鬧市區的口罩店,新年到來之際也推出了很多年味十足的新春口罩。紅底、祥雲,有老虎仔,寓意虎虎生威;麻將牌創意排版,「發」字居中,討個旺財好意頭;也有仿街招霓虹燈廣告牌字體的「花開富貴、新春大吉」拜年款,以及福字牛字交替出現,預示「福到了」、「牛轉乾坤」的祝福款。雖然家裏還有很多沒用完的口罩,還是忍不住買了一些新春口罩,打算在新年那陣子,告別藍白雙色的普通口罩,給新年來一點屬於春節的顏色。 同行友人也買了一些孩童款的新春口罩,打算作為手信,送給「收留」她在港過年的同事。她的同事去年剛做了媽媽,本打算今年帶寶寶返鄉見見素未謀面的外公外婆,誰知,這祖孫的相見,又要推遲。 深感安慰是疫下這兩年,香港電商及跨境物流真的便利了不少。不但能買到各類應時應節的商品,就連家鄉味道,也能很容易地「經典再現」。網購平台下單真空處理